一本翻譯書的完成上市,從來不是譯者一個人的功勞。

 

這裡不提硬體面(印刷製成等)工作人員的勞苦功高,
畢竟我是軟體面(內容文字)的工作人員,還是來講自己理解的部份。

不過硬體面的工作人員真的很辛苦。
以前當編輯學徒(?)時,曾抱著稿子飆計程車趕送打字印刷公司,時間是晚上八、九點。
還記得當時心想,他們怎麼還沒下班。(←耽誤人家下班的罪人一枚)

 

「翻譯書賣得好不好,譯者要付很大的責任!」這是一位前輩指教過我的話。印象深刻。

 

從那之後,我開始會去注意自己翻譯的書從交稿到出版的流程,
也會去關心「如何經營出暢銷書」等資訊。
真心的希望自己翻譯出來的書,本本都是對讀者有幫助的作品。

(雖然最近常被問,為什麼都不翻譯實用書了?這我一定要澄清,是實用書不找我啊!!!!!)


一本好的翻譯書,背後一定少不了絕佳的文字工作人員--譯者、編輯、審潤
(當然有些出版社是編輯兼審潤。)

在我的定義,譯者是決定一本翻譯書主要「味道」的人,審潤是讓味道更「突顯」的人,
編輯則是給予味道好「包裝」的人。
少了哪一個,都沒辦法呈現出最好的作品。

 

突然想寫這篇部落文,是因為前天正好接到Y編輯電話,確認稿子進度。
我和這位Y編輯合作也有兩年多了(←目前最長的一位)

 

前些日子,拿到和他合作的上一本作品時,我翻了翻,發現潤稿風格
寫信跟他說:「你的潤稿功力變強了耶!」
←相對的,身為譯者的我壓力會跟著變大,希望自己的譯文更好)
才知道,原來是審潤換人。(嘖!……沒有啦,Y編也很厲害~)

 

每部翻譯作品,會因為出版社的作業模式不同,而有不同的處理流程。
有些出版社是譯稿交回去後,完全無聲無息,直到收到樣書,譯者才會知道任務結束。
有些則是編輯會一路和譯者討論譯稿,或有些是外編潤過後會給譯者回校。

 

Y編輯的合作模式,就是標題提到的「三位一體」。

 

我翻譯的這部作品,作者經常引用各式各樣奇怪的東西,
譬如摔角、筋肉人、七龍珠、遊戲王、三年B班金八老師等模仿、搞笑藝人的橋段,諸如此類,
有些東西拜一拜古狗大神(google),可以得到提示,
有些東西,特別是漫畫內容,就必須整部漫畫讀過,才能知道引用的是什麼,
可說相當折騰人。

 

這種時候,「三位一體」就發揮功效了。
多虧我的宅男Y編輯說也很宅的審潤相當熟悉這方面知識,
我的譯稿回到他們手上後,總能在他們的巧手之下,更斟完美~

 

喔!這不是說我不負責任、沒把稿子譯好喲!
譯者當然要盡自己的責任把該翻譯的、該譯到讓人看懂的、該查的都弄好!
只是有厲害的編輯&審潤在,除了某種「競爭」心理外,(←不想讓他們修改太多,就會更用力翻譯好)
也會讓我覺得很安心。

(可能是因為Y編輯相當man的說,我不懂的宅知識可以通通交給他,哈哈)


能夠遇上好溝通、理念有共識、可以一起創造好書的編輯&審潤,真的比什麼都幸運!
(搖手指)別以為這是常態喔!

 

一部好譯作能夠問世,讀者們除了看看封面的譯者名字之外,
也別吝惜為版權頁上的編輯(或外文編輯、文字編輯、責任編輯)、審潤(或校對)鼓掌!
(膜拜也行!)

(完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薇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