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在綿羊大人的部落格中提過,譯者就像演員,要演出作者的文字。
為什麼會有這想法,起因是一件很爆笑的意外--

話說,今年初,我合作一年的C社某編輯離職轉做專職翻譯。正好當時咱家交協有圖書館工讀生職缺,於是建議她來試試。到了面試那天,她和面試的主任談到「譯者」,說希望自己將來成為獨當一面的「譯者」,結果主任誤會成「役者」(演員),一場牛頭不對馬嘴的對話於焉展開。(我偷偷在想,沒被錄用,是不是和這件事情脫不了干係?)後來聽她說起這件事情,我先去嘲笑了該主任一番(我又偷偷在想,他對我變得冷漠,是不是和這件事情也脫不了干係?),同時仔細一想,也對!譯者的確很像「役者」。

三年多前剛進K社翻譯輕小說時,我遇到的那位編輯,看過我的稿子後,提醒了一句讓我謹記在心到現在的話--「人物的表情要翻譯出來」。「表情」不是具象的表情,而是「說話時的情緒以及人物個性」。說話者在生氣,語氣上(選字上)就要表現生氣;說話者很開心,就要表現開心;每個角色個性不同,也要用個性不同的詞彙表現出來;或者像在綿羊大人部落格的「唉,這惱人的關西腔」篇中提到,遇到作品出現非東京腔的其他腔調,亦可以藉由「人物個性」來表現。

簡單來說,就像「某光大道」的評審常常挑剔參賽者「唱歌沒有情緒」是同樣道理。唱歌,不只是音唱對、歌詞唱對,還要求線條、感情鋪陳、打動人心與否;同樣的,翻譯,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對文字、句子對句子的語言轉換,其中還有更多更重要的東西,不能遺漏,譬如情緒、譬如歡笑或淚水、譬如強硬與弱勢。在日文,它可以用大阪腔表現活力,那麼換到了中文,就在選字上下工夫、在氣氛鋪陳上下工夫,表現同樣的活力。

日文書,對譯者來說,好像不該只是日文、稿費、截稿日,似乎應該有更多發自譯者內心的感動。而勾勒出書中角色的個性,正是譯者身為演員,應該做到的專業。

在翻譯時,我必須待在自己一個人的空間,因為我會開始碎碎念,一下演男主角、一下演女主角,日文演一遍,中文再演一遍,感覺語氣對不對。翻譯完後,會在心裡全文「朗誦」或唸出口,總之非常吵鬧就對了。另外,一拿到新書,我會快速掃過一遍,知道是什麼故事、瞭解角色性格,並且在腦海裡賦予各角色長相(所以荳學姐說我很有想像力,的確沒錯,我是創意掛的!),大部分時候是電視電影日劇中的某位演員或藝人--「這個角色,好像某部片子的主角喔!」--這樣一來,角色自動會有說話語氣、個性、表情。這是我個人提供、有助於快速進入角色的小秘訣。(本人最大的夢想就是當導演,嘿嘿)

話說回來,演員也有分很多種:彆腳的、初出茅廬的、影后影帝級的、普遍安全型的(觀眾不記得名字,不過看到長相會認得那種)、孤芳自賞的、堅持原則的,族繁不及備載。譯者夥伴們,想當哪種演員呢?啊?臨時演員嗎?(楞)好,各位,戴上你們的玻璃假面,在紙本的舞台上,盡情揮灑吧!

嘿嘿,我是自以為很厲害的彆腳演員,哈哈哈哈!



(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薇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